戴尔·卡耐基在《做内心强大的女人》里,写了一段很简单的话来诠释,“生命并非总是一段快乐的、充满幸福的旅程。生命的历程有时是一片光明,有时会陷入黑暗;有时处于人生的巅峰,有时又会跌入低谷;有时阳光明媚,有时阴云密布。”
我们在生命中经历着这一切,慢慢成长起来。我一直心怀感恩,让自己变得更好,让周围的人变得更好,可是当我遇到了这个时代的美好,担心、恐惧却袭来。
这个时代,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,让生活便捷,传统行业开始颠覆,科技创新公司股票横飞,随之而来的是软件人才的紧缺。我是这缺口中的一员,说不上什么幸运,周围的好多好多程序员们面对的是高薪资,找工作很容易,每跳一次槽便是物质、职位的飞跃。
有人说软件门槛高,靠技术吃饭,理应有好的待遇,这便是我的担心。
我觉得,在中国大部分软件人员都会认为,自己的价值便是自己的技术,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,当有一天不能或者不想靠技术实现价值了,那么变开始转型,从技术岗位转到管理岗位。软件公司集中了新生力量,那些80后和90后居多,我们大家更多的都是靠技术工作,单纯的去学习技术,单纯的去享受技术带来的成果。和其它某些行业相比,我们生活的世界很简单,也没有过多的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,这是很幸福的。
可是,除了技术,我们有想过更多的东西么?我觉得没有。
用技术和经验来衡量价值,由于技术人“更宅”、“更低调”,倘若自己要是比别人会说话、会思考问题,那么就不知道厉害到哪里去了。这也是公司招人的一些标准————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。我们把太多的时间只花在这些上面了,写代码、看技术书、参加技术会议等等,而人文关怀、道德标准等等内在的东西,都渐渐的失去了。
我们认为自己成长了,公司开会善于沟通了,可是到一个非技术的场所却完败,甚至和饭店的服务人员都没办法很好的交流,更不要说人文关怀了!我们从周围汲取,寻求帮助,让自己多学习,让公司提供更多,让事事顺心,可是又有多少人有感恩的心,听过太多人对自己一年或者一段时间的总结,满满的全是自己的付出。工作中大家都在倡导互相帮助,没有耐心、态度冷淡,甚至为了绩效考核拒绝帮助(微软去年就放弃了绩效评比制度),这是软件人的悲哀。中国有太多不道德的人,电梯先进后出,等地铁堵在门口等等,和他们相比,我们只不过隐藏的深罢了。
这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,这是经济富裕的时代,这是软件人实现价值的时代,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时代。
我们中有些,和公司价值不再一致,或者根本就没有正视过它,那么便没有了一丝忠诚度。这样的我们在工作中,很容易失去方向,也会迷失自己。
我们中有些,技术很厉害,解决各种技术上的挑战,可是面对真正的挑战时,并没有那么强大。这样的我们在工作中,打败我们的往往是瓶颈,因为不知道如何靠自己去突破。
不要再因为我们执着技术,生活简单,而感到自豪了。工作很重要,技术很重要,但是人生却很长,当我们到了30、40、50。。。每一个人生阶段,我们只能细数技术的成就时,人生缺少了饱满。
最后,分享知乎上的一段话。这个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,他们聪明、独立、自由,对自己和社会都有所担当,他们可以忍受社会短期的不认可与冷嘲热讽,却始终知道自己的追求与使命。
Leave a Reply